查看原文
其他

阅读驿站|厚积落叶听雨声

2016-11-07 西法大新锐传媒





“我等了好久才存了这么多层落叶,晚上在书房看书,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。这个记忆,比读许多秋天意境的诗更为生动、深刻。”




点击上方音频,听主播为你读美文

厚积落叶听雨声

        这是一则关于美学家朱光潜的轶事,在《看见》的序言和《巨流河》中均有提及。学生到他家中,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,他拦住了说:“我很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,可以听到雨声。”

       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,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忘掉的时刻。“厚积落叶听雨声”启示的是一种便捷而珍贵的“生活美学”,那就是预先为“美”准备好播种、发芽和生长的“苗圃”。你的心界越空灵,你也越不觉得物界喧嘈。

        经历过不美的岁月,为自己置一个聆听的位置。齐邦媛在《巨流河》里写过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:一九四五年,战争未完。当时的艰困,先生上课时“一字不提”,只是有天讲到华兹华斯的《玛格丽特的悲苦》,写到一个女人,儿子七年没有音讯,竟然语带哽咽,稍停顿又念下去,念到最后两句,“若有人为我叹息,他们怜悯的是我,不是我的悲苦”。他取下眼镜,眼泪流下双颊,突然把书阖上,快步走出教室,留下满室愕然,无人开口说话。也许,在那样一个艰困的时代,坦率表现感情是一件奢侈的事,对于仍然崇拜偶像的大学生来说,这是一件难于评论的意外,甚至是感到荣幸的事,能够看到文学名师至情的眼泪。

        八十多岁的齐邦媛,一生流离,去国离乡,却一直记得这个瞬间,她说,“即使是最绝望的诗中也似有强韧的生命力……人生没有绝路,任何情况之下,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。”

        先生谈美,也在谈人生。他在讲艺术时必讲到人生,而在讲人生时又必讲到艺术。“离开人生则无所谓艺术,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,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。”以美的态度面对生活,便抱有一种无所为而为 的态度,不计较实用,没有意志和欲念地看待生活,专注于生活情趣而非利益得失。在生活中迷失的时候要跳出困境,以旁观者的态度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处境。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,我们也可以在心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。从心中开始做一个本真的人,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与艺术的联系。

        在这个叫嚣扰攘的世界里,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,而是一贴清凉散。经历过不美的岁月,置一个聆听的位置,听内心的声音,让自己醒来。

        真正的美,极为柔弱,却不可征服。




图说



        朱光潜(1897年-1986年),字孟实,安徽省桐城县(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)。现当代著名美学家、文艺理论家、教育家、翻译家。

       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。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,致力于文学、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,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。1933年回国后,历任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、武汉大学教授。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,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。主要著作有《悲剧心理学》、《文艺心理学》、《西方美学史》、《谈美》等。

        此外,他的《谈文学》、《谈美书简》等理论读物,深入浅出,内容切实,文笔流畅,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,有《朱光潜全集》。



书评


        《厚积落叶听雨声》是美学专著,也是文艺理论上的思想通史,它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,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,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美学真谛,传播了美学理念。经常研读它不仅可以开拓视野,丰富人生阅历,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方美学差异,在发现和感知美的过程中,去正确地表现美和传播美。朱光潜先生的人生观就是他的美学观,即欣赏就是美。他的文字用语简洁却意味隽永,饱含了他对人生的直观感悟,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。其实,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爱美之心,人生就是一种寻美的历程,更是一种人生态度。




注:图文来自网络

主播:史雪枫

编辑:张珂郡

责编:张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